让更多“守艺人”变为“受益人”

2023-06-14 11:50:19 来源:中国旅游报 分享到:


(资料图)

据《宁波晚报》报道,近日,宁波市首个村级非遗馆在鄞州区咸祥镇咸六村开馆。当天,甬派主播带网友沉浸式“云逛馆”,一场直播吸引了30余万人次“围观”,五花八门的非遗技艺令广大网友大开眼界。在咸祥这个非遗小镇,有很多耐得住寂寞的“守艺人”,他们在岁月的沉淀中,坚守着一份执着与热爱。

咸祥是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宁波市“非遗小镇”。这里有300余年历史的“八月半渔棉会”,是鄞州最盛大的庙会;这里的《蝶恋梁祝》抬阁曾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跑马灯、荡蟹等多项非遗技艺曾登上过央视舞台。目前,咸祥镇有16项非遗项目,9项出自咸六村。其中,宁波走书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八月半渔棉会、彩船制作技艺、灰雕、唱新闻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这个“非遗小镇”有不少的手艺人。例如,2020年,手工弹棉花技艺被列入鄞州区级非遗名录。今年70岁的朱国和是第三代传承人,从17岁开始就跟随祖父学习手工弹棉花技艺,目前他在咸祥老街经营着一家老店铺。

为何这个“非遗小镇”的手艺人能够成为“守艺人”?他们缘何能够坚持下来?其实答案很简单。当地有关部门积极作为,让手艺人成为“受益人”。为了让非遗传承下去,对于坚守在文化传承上的手艺人,当地政府都会给予各种扶持政策,对开店的手艺人不仅给予场地和资金扶持,还会帮助他们推广产品。也就是说手艺人可以在非遗传承和推广上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当一个个手工制品变成了畅销商品的时候,非遗项目就告别了“寂寞沙洲冷”,实现了效益真火热。

看到了非遗的成功商业运作,不仅让手艺人乐于当“守艺人”,还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更多不会手艺的人也开始学习传统手艺,为非遗传承吸收了新鲜的血液。例如,当地的琉璃灯制作技艺传承人朱永红一直致力于这项技艺的传承和创新,组建了一支琉璃灯制作团队,经过改良后成为家庭装饰品,让传统工艺焕发出新生,不少人在这个非遗产业链上实现了致富。“守艺人”能传承、能赚钱、受欢迎、有地位,也就有了非遗的更好传承发展。

要像宁波这样保护传承非遗,让手艺人成为“受益人”,让更多的人成为“守艺人”。(郭元鹏)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华南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